广州临时泊位调价方案公示期将截止 短时停车差价小

临房网 2019-08-20 09:46
1068

临房网讯炎炎夏日,开车出行成了很多人的选择,出行费用成为一笔大开销。为了促进车辆快停快走、提高泊位周转率,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近日在其官网上发布了《广州市中心六区城市道路临时泊位使用费标准方案(公开征求意见稿)》(下称《方案》),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,现在公示期即将截止,市民反映如何?


其他城市临时停车如何收费?

数据显示,截至2018年底,全国汽车保有量超过200万辆的城市共24个,其中广东占了4个,分别是广州、深圳、东莞、佛山。而截至2018年底,广州的停车位缺口已经达到了150万个。


面对《方案》两套收费设计,市民反映称,不管是跟原来的价格相比,还是跟其他城市相比,“都贵了”。但也有市民表示能够理解,“政府这样调节有道理,道路停车过多容易造成交通拥堵,我深有体会,开车出行办事效率低,广州有必要提高城市出行的效率。”


那其他城市具体如何设置临停费呢?先来看看深圳。根据相关报道统计2018年数据,深圳全市车辆保有量达到335万辆,停车位缺口约220万个。


记者了解到,深圳停车收费分为三大类地区,针对不同地区收取不同价位的停车费,对于临时停车,在一类地区,高峰期临时停车第一小时计费为15元,第一小时后每小时为3元;二类地区高峰期第一小时5元,超过一小时之后,每小时收费2元,而三类地区全天临时停车收费为每天5元。


实行分区差异化收费标准的还有北京。据统计,截至2018年,北京机动车保有量已经超过500万辆,停车位缺口达到258万个。


从2011年起,北京就开始实行按三类区域差别化收费,在道路临时停车方面,根据最新规定,北京在朝阳、海淀、丰台、石景山、延庆五区共规划了道路白实线车位2.4万余个,涉及220余条道路。而三类区域差别化收费也是从2011年至今一直在实施。


按照最新收费标准显示,一类地区为三环路(含)以内区域及中央商务区(CBD)、燕莎地区、中关村西区、翠微商业区等4个重点区域,小型车首小时每15分钟2.5元,首小时后每15分钟3.75元;

二类地区为五环路(含)以内除一类地区以外的其他区域,小型车首小时每15分钟1.5元,首小时后每15分钟2.25元;


三类地区为五环路以外区域,小型车首小时每15分钟0.5元,首小时后每15分钟0.75元;夜间(19点至次日7点),三类地区小型车均为每2小时1元。


价格结构与出行习惯挂钩

其实,通过对照北京、深圳和广州的方案,可以发现,在短时间停车时,几种方式的总价差别并不大,差别主要体现在长时间停车上。“促进车辆快停快走、提高泊位周转率”的交通疏解目的比较明确,那是否能达到目的呢?


据介绍,停车收费采用的是差别化和阶梯式的结构,这种结构和驾车出行特征联系紧密。远东快速公交规划咨询有限公司项目经理、高级工程师杜熠鹏说,停车收费是一种交通需求管理的政策和工具,停车收费采用的是一种差别化和阶梯式的结构,即道路临时泊位收费高于公共停车场(路内高于路外),中心城区高于城市外围(分区域),停车时间越长收费越高。


全世界很多国家和城市都有类似分区定价、调价的做法,通过差别化的、阶梯式的停车收费标准来调节停车需求,减少中心区域的小汽车出行,鼓励更多的公共交通和可持续交通出行方式。

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学系教授、博士生导师林江也表示,“在伦敦,在出行高峰期就会向进城的司机收取入城费。”林江说,“如果他们不愿意付高昂的费用,可以在市郊连接地铁的地方停车。以此来调节比较拥堵的城市中心区域的交通。”


杜熠鹏举了另外一个例子。纽约市于2018年10月提高了道路停车收费标准。在调价之前,道路临时停车最长不超过1小时,调整后最长可停2小时,但收费非常高。曼哈顿M1区小汽车第一小时收费4.5美元,第二小时为7.5美元;M2区第一小时4美元,第二小时6.75美元。在曼哈顿以外,3个分区的小时收费分别为2美元、1.5美元和1.25美元。高额的停车收费和时间限制也是鼓励司机快停快走,把泊位提供给其他有需要的人使用。


收费+机制建设可有效疏通拥堵

“城市交通是一个复杂的问题,涉及很多方面,宏观层面需要配套规划、政策、管理,微观层面还要解决道路、土地、出行的问题。”杜熠鹏说。此外,还要考虑公平和效率的问题。“在每天开车出行的人中,对一部分人来说,这是他们的刚性需求,不管你的价格如何调整,他固定的出行方式不会有太大的改变,所以在确定停车费用时,就应该考虑到对刚性需求的人是否合适。”林江说,“在城市中心区域等一类地区将停车费设置得特别高,而在二类和三类地区,费用可以相应设置低一点,这样可以一定程度上疏解交通拥堵。但前提条件是公共交通站点附近的停车场等配套跟得上,我们可以反思一下,广州这样的配套是不是足够。”


杜熠鹏说,发展大容量的公共交通模式,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和出行比例;鼓励慢行交通,完善最后“一公里或一百米”的衔接,规划和建设高品质的人行道、非机动车道和相关设施;从中心城区开始,优化现有道路和节点,合理规划设计人行道、非机动车道和停车位……这些都是能有效鼓励公共交通出行的办法。


一方面用调节收费来敦促人们选择绿色出行,另一方面尽可能地为绿色出行提供方便、降低出行的各类成本,市民才能将绿色出行变成自己主动的选择。


    编辑者:yangmei

    分享到: